中外著名景点介绍.网址

景区介绍

扁鹊庙又名鹊山庙,鹊王庙,始建于汉朝。位于内邱县城西21.8公里处,在太行山东麓和庄乡神头村,是内邱县历史悠久、规模宏伟、盛名于世的一处古代建筑。《顺德府志》记载:鹊山庙者,祀扁鹊也。扁鹊,姓秦名越人,春秋战国时代渤海鄚州人,是我国诊脉(望、闻、问、切)的发明家,并以针灸闻名天下,有医药名著《难经》十八篇。司马迁在史记中说:今天下言脉者,由扁鹊也。扁鹊医德高尚,医术高明,深为广大群众乃至帝王将像王孙所敬重。晋大夫赵简为谢其治好儿子之病,将内邱蓬山4万亩土地封给了扁鹊,因而内邱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。当他被秦太医李醯杀后,人们不远千里,跑到陕西咸阳偷偷把扁鹊的头取回,葬于庙后,把村名改为“神头村”。

扁鹊庙座北向南,占地面积37200平方米,南北长310米,东西宽120米。扁鹊庙在群山环抱之中,右扶鹊山,对面越桥,桥南山腰长有九棵古柏。以扁鹊庙为中心形成了庞大的古建筑群,有山门、回升桥、扁鹊庙、桥楼殿、三清殿、献殿、寝宫殿、阎王庙、戏楼、道士院、报厦殿、后奶奶庙、睡呼庙、老母庙、玉皇殿、纺花洞、老君洞、鬼王庙、祖师庙、牛王庙、火神庙、百子殿等28个庙殿。庙殿成群,鹊王庙居中,恰似众星捧月;庙殿布局严谨,木石结构,描梁画栋,奇脊飞檐,红砖绿瓦,样式古朴壮观。庙院内松柏参天,鸟柏、扣柏为较,还有透明碑。

鹊山脚下,越桥对面50米处的九龙柏形态奇特,根象龙爪一样抓着岩石生长,故此得名。鹊山之上有太子岩,海拔1141米,方圆7.5平方公里。由山脚到山顶有顺势曲回的十八盘,山上有莲花峰,蜂四周有太子洞、太子庄、太子井,还有九仙洞、九仙洼、和尚坟、仙人洞等奇观胜景。四时景异,各有千秋,素有不到太子岩,后悔十几年之说。

在扁鹊庙东北,内邱县城西北16.8公里处有且停寺,又名梵云寺。因梵王太子修行暂住于此而得名。据《顺德府志》记载,且停寺始建于元朝至大年间,占地面积15亩。

主要景点

扁鹊庙前有九龙水从西向东流过。因上游有九条山川之水汇于此而得名,河上曾有汉白玉石桥名九龙桥,桥前有石麒麟相立,今存。

九龙桥又称回生桥,据说人患有疾病或奄奄一息,只要从此桥经过,就可以起死回生。

九龙桥前有九龙柏,九棵柏树生于石上,古老苍郁,岁有千年,粗可合抱,形如巨龙,人称九龙柏,根须裸露于石,犹如龙爪。

《内丘县志》这样记载九龙柏:“柏生山石石生柏,根生石山山作根,山石柏根成一体,石山不老柏长存。”相传扁鹊死后,其九个弟子十分悲痛,相守其墓,时久成柏。实际上是后人仰慕扁鹊的医术和医德而植栽,作为怀念。

在扁鹊庙周围还有许多扁鹊采药、制药、作手术的遗址,药石、石炕、捞肠沟等地尚存。

人们称赞虢国太子的忠义,便把他和扁鹊采药的山峰称为“太子岩”。太子岩位于内丘县城西部30公里处,险峰千仞,峻岩百层,草木丰茂,松柏秀荣。

自周代以来,相继建有诸多庙宇,是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相汇的风景胜地。

太子岩山腰有太子洞,昔有太子楼,楼后有洞,相传虢国太子曾在此居住,并与扁鹊一起采药。

太子楼始建不详,后道光年间(公元1821—1850年)重修,今楼废洞存,洞凿于山壁上,深2丈,凭栏东眺,可见松柏苍苍,白云出岫,红日升空。明至清

20060525日,扁鹊庙作为古建筑,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。

建筑艺术

扁鹊庙群总体呈长方形,占地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,由扁鹊殿、后土殷、玉皇殿、三霄殿、百子殿、药王庙、山门、献殿、回生桥、桥楼、碑楼、三清楼阁、道士院等20多座单体建筑组成,总体布局合理,结构紧凑;是北方典型的道教庙群。

屋顶类型有歇山顶、悬山顶、硬山顶、庑殿顶、卷棚顶等。由这些屋顶类型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,说明古代工匠们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,创造了屋顶举折起翘、出翘,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。

庙群形制的特点:四周群山环绕,诸殿坐落其中,庙前河水涓涓,地势逐渐加高,依山随势建筑,轴线对称分布,景致独具特色,实属风水宝地。

总体建筑以天(玉皇)、地 (后土)、人(扁鹊)三才者布局,其中三大殿为整个庙群的主体,配殿建筑与主体建筑主次分明,井然有序,形成格局,乃一方胜地。古时,帝臣官宦、文人骚客、隐人居士、善男信女,莅此揽胜观光,朝山祭圣。又为这里留下了众多得诗碣、碑文、石刻等文物古迹。

扁鹊殿为该庙群的主体建筑之一,属大式建筑,是祭祀扁鹊之处所。坐北面南,平面呈长方形,通高111米,面阔七间,长2178米,进深三间,宽994米,占地面积426平方米。系单檐布瓦九脊歇山顶,柱网布局采用减柱、移柱并用,扩大殿内空间。四周斗拱44攒,单材125、足材18厘米,为五铺作双下昂里抄计心造。梁架结构为六椽前后对搭牵用四柱,彻上露明造,无施叉手,托脚、各节点均施攀间拱及驼墩支垫,经修缮后仍保留元代的建筑风格。

据明万历六年 《重修鹊山庙记》碑载:“……是故由周而来,历二干载矣,人之骏奔,而俎豆者……”。说明祭祀扁鹊的活动久远。既然有祭祀活动,那么最起码要有祭祀的场所,所以祭祀的场所也可能是一座不成型的小庙,也许原庙的建筑开始较小,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其崇敬程度的升级,其庙逐渐变大。从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来看:西汉以前以高台建筑为主,主要建筑是宫殿、都城及礼制建筑;东汉至南北朝时期,高台建筑开始衰落直至消失,木结构建筑兴起,主要建筑出现寺庙等建筑。可见原来的小庙只不过是现存建筑的雏形,扁鹊殿的成型建筑年代在汉或早于汉。为何建筑年代如此久远,可现存的建筑竟为元代建筑风格呢?该殿千余年来,风剥雨蚀,饱经沧桑,在历史上曾毁于兵燹、或人为的破坏等,保存至今实为不易。从中可以看出,历代人们对扁鹊其人、其庙的追崇、钦佩程度,也充分体现出该殿的名望和价值。最后一次大规模重修是在元朝初年,其殿现存的大木构件也多为元代。在1997年落架大修清理该殿基础时,竟发现原基址比现存的基础要大一圈,四周各外沿1米左右。说明现存大殿是元初在火焚后的废墟上重建的。可证实在元代前该殿四周确带房廊,这样正好和历代碑文记载相吻合。

整个庙群是以扁鹊殿为起点,增设了具有道教色彩的庙宇,形成了一座雄伟、壮观的道教庙群。

近年来,通过多种集资渠道,对现存的扁鹊殿、后土前殿、后土总司殿、药王庙、广生殿、山门、回生桥、玉皇殿等古建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,保持原貌,修旧如旧。各种建筑和谐相融,与历代官吏,名人题写的诗碣、碑文及九龙石柏、扁鹊墓地等人文景观相映生辉,也折射出自建庙至历代修庙的沧桑历史。

全国各地扁鹊庙有之,唯属邢台内丘扁鹊庙创建年代最早,影响最大。改革开放以来,来此观光旅游,朝拜医祖者络绎不绝,尤其是每年农历三月庙会期间,更是人山人海。近年美国友人、日本学者、新加坡道教协会、中华医学会、北京、济南、邯郸、太原、安阳等地的人们都慕名前来,踏赴寻旧访古之路,瞻仰扁鹊神容、玲听美丽传说、饱览鹊山胜景、追寻神医足迹、探索有关医术,……,真可谓:“磊磊山形千古仰,巍巍庙貌四方钦”。

历史传说

1.神应王由来

扁鹊受到百姓的爱戴,老百姓觉得他死后应该封王成侯。于是就称扁鹊为大王、鹊王、药王,这些王位封号都是老百姓自己封的。扁鹊真正被封为神应王,是宋仁宗时的事。

北宋仁宗时期,得了一种奇怪的病。他不烧不凉体温正常,就是不能吃东西。慌得太医们围着仁宗诊断,谁也没能诊断出万岁爷得的是啥病。没几天,宋仁宗就奄奄一息了,后宋仁宗做梦梦到在邢州有一座扁鹊庙,向扁鹊祷告就能治好病,于是命李太医带着一行人马,从东京浩浩荡荡直奔邢州府中丘县蓬山前来祭祀扁鹊。说来也怪,经过祭祀扁鹊,宋仁宗的病果然好了。李太医回朝复命,宋仁宗亲自出朝迎接,又在金銮殿上封扁鹊为神应王,封李太医为太医令,还命开国公李瑞悫在邢州为扁鹊重修庙宇,再塑金身。

开国公李瑞悫就按照王宫模样对扁鹊庙进行重建。庙宇选在扁鹊墓东边,南边是九龙山,北边是凤凰岭,在九龙朝凤交口处盖了大殿——神应王殿。大殿重檐飞翘,黄瓦绿墙,雕梁画栋,彩椽回廊,显得雄伟壮观。殿内正面端坐神医扁鹊的彩色雕像,头戴垂旒冠,身穿皂黄滚龙袍,手扶银须,双目放光。宝坐前双鹤献仙草,祭鼎内香烟缭绕。十二位弟子分列两班,右边是淑女、太子、子阳、子豹、子明、子游,左边是佚妹、子仪、子同、子越、子术、子容。大殿后建有寝宫,那是神应王扁鹊睡觉休息的地方。殿前是献殿,是人们上供祭典的场所。献殿前是雄伟的山门。山门前有一块平地,西边是历代皇帝,封疆大吏修建扁鹊庙的碑文和记载扁鹊一生丰功伟绩的诗文碑刻。翻修一新的回生桥飞架在襄河上,回生桥南边盖有戏楼,北边便是闻名的钟楼了。钟楼内有800斤重的生铁铸钟,每逢祭日或有重要官员拜谒,钟声盘山绕岭,可传到四五十里的内邱县城……

2.颜天翼修庙

颜天翼太医是元朝一代名医,内丘县人。他从小刻苦钻研扁鹊著的《八十一难经》,又跟忽必烈南征北战,治疗伤病员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忽必烈很器重他,封他为太医和将军,常常让他跟随左右,视为最亲近的臣子。颜天翼在军营里度过了大半辈子,一直为军中将士治病疗伤。作为一代名医,他多么想像扁鹊那样为天下老百姓治病啊!多么想把家乡的鹊王庙修好啊!于是就向忽必烈提出回故乡到蓬山扁鹊庙主持庙务。一边行医,一边修缮扁鹊庙。

忽必烈舍不得让颜天翼离开自己,可颜天翼执意要去。忽必烈见他决心已定,只好答应了。临走时,忽必烈对他说:“你年事已高,跟着我南征北战20多年,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!每年收的香火钱,你先顾家中的生活,有富余的再来修庙。

颜天翼领着夫人张氏,儿子伯禄伯祥,举家从北京来到鹊山。颜太医见到扁鹊庙群内荒草满地,瓦砾成堆,四方香客来为扁鹊朝拜,只能用几块砖头垒成个小庙烧化,真是心急如焚啊!?

颜太医顾不得年老多病,带领一家老小铲除杂草,在庙内盖起三间草房,安顿了一家老小。本来忽必烈让颜太医就地征收钱财,召募民工修造庙的。可颜太医见到战后的当地百姓困苦,吃了上顿没下顿,这位济世惜民的名医,哪忍心再去为老百姓增加负担啊!他决心用自己的医术挣钱来修庙。于是就带领儿子伯禄开始了游医生涯。颜太医是闻名全国的名医,儿子伯禄刚二十岁,从小跟父亲学得一手好医术。颜家父子在邢台、邯郸、大名、保定、河南安阳等地走州过县为人们治病,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挣钱为修庙筹备钱财。? 张氏带着只有十几岁的伯祥主持庙务,积蓄修庙的钱。母子二人在庙周围开荒种地,过着清贫的生活。又把庙宇塌下来的砖石从土里挖出来,冲洗干净,垒成一垛一垛的,留作以后盖庙用。朝拜人交给的香火钱,张氏舍不得动用,全用罐儿盛起来珍藏好。一家人辛辛苦苦干了三年,积蓄了不少钱,于是就开始购砖瓦木料,准备召募些民工重盖庙宇。

可是,天有不测风云,颜太医年老体迈,加上连年奔波,在一次治病的路上,突然病倒。伯禄费尽了心血,也没治好父亲的病。颜太医临终时对伯禄说:“我死后,你们不要把我的死奏明皇上。咱们颜家啥时修好了庙,啥时再回朝复命,你们要继续修庙啊……”

张氏和两个儿子忍着悲痛将颜太医安葬在扁鹊墓旁边,他们想,颜太医生前十分敬仰神医扁鹊,死后也陪伴神医左右吧。? 长子伯禄埋葬了父亲,擦干眼泪,背起父亲生前使用的药葫芦,又开始走府过县继续行医了。张氏带次子伯祥继续主持庙务,收敛香火钱,购买物料。张氏夜里陪伴伯祥攻读医术,让伯祥子承父业。

颜家母子三人默默无闻一干又是五年。于是就开始了修庙。颜家积蓄来的钱本来只够盖大殿用的,可颜氏一家的义举感动了鹊山人,更感动了前来朝拜的香客。鹊山人有钱的出钱,没钱的义务帮工。那些天南海北来的香客,也纷纷送来丰厚的香火钱。颜家母子终日奔忙,带领民工,请来工匠,修了大殿,修献殿,修了献殿,建山门,最后又筑起了汉白玉结构的回生桥,使扁鹊庙群建筑成为全国最大的扁鹊庙。? 扁鹊庙群又一连盖了八年。扁鹊庙盖成了,年已七旬的张氏累死了。

伯禄、伯祥在原郡安葬了父母,又守孝三年,才回朝复命。忽必烈把伯禄留在身边作太医,封伯祥为嘉议大夫上都留守兼开平府尹。伯祥向忽必烈讲述了父母为修庙殉职的义举,忽必烈听了十分感动,立即命翰林院大学士、修国史的大臣王鄂撰写重修扁鹊庙的碑文,对颜氏一家义举进行勒石颂扬。

王鄂连夜写好碑文,觉得把心里的话都吐出来了,可这种叙事加吟诗的写法,在碑文中是很少见的。这位文豪放心不下,天明就去请教宰相刘秉忠。? 刘秉忠是邢州人,是元朝大科学家郭守敬的老师。这位大学问家作为元朝宰相,重用了一批有学问的人,元朝的重要制度都是他组织制定施实的,是有名的贤相。

刘秉忠看完王鄂的碑文,连称“奇文!奇文!”并把这篇碑文,用楷书工工整整的书写一遍,为了不在家乡人面前显露自己显赫的官位,只署名为:“藏春居士刘秉忠书丹。”

这就是现存的元代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文的来历。鹊山人把这块巨大的石碑立在回生桥北头西侧,又修建了一座精美的碑楼。? 碑楼在文革中被红卫兵拆了,他们推倒透灵碑,又要砸毁它。神头村的几名老人爬上透灵碑不让砸。这几位老人日夜看守,才使这块珍贵的石碑完好地保存下来。

至今,透灵碑仍立在回生桥北头西侧。

神医扁鹊的丰功伟绩传了一代又一代。

颜天翼举家义修扁鹊庙的事迹也传了一代又一代。

精品留言留言